责任意识,这个词给人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于己,责任意识是一种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义务。于家庭,责任意识是一个幸福家庭必不可少的因素;于社会,没有责任意识的社会是一个不完整的社会。因此,责任意识十他重要。让责任意识萦绕于心,可以铸就美好的未来。
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将责任意识深埋于心。在疟疾爆发后,视责任为已任,带领团队致力于提取青蒿素的实验。在历经190交的失败后,张终于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敢不乙醚抽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20年后,屠呦呦钍对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青蒿素10倍的“升级版”。在经历多次失败后,还能坚持不放弃的人少之又少。试想:倘若屠呦呦没有一种甘于奉献的责任意识,他是否还能继续坚持下去,取得如此成就呢?
钱学森,1938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的迫害和阻挠,历经5年才回到祖国。自1958年起,钱学森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他以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寻迅速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如果他没有热爱祖国的责任意识,他是否还会毅然回国,致力于科技发展?
居里夫人,用8吨矿渣、一口大锅、一根铁棍,没日没夜地煮熬、搅拌、沉淀、提纯、分析,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得到2克镭。爱因斯坦曾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她一生获奖无数,却全然不在乎,将奖金赠与他人,将无价之宝——镭,无偿捐给研究治疗癌的实验室。如果没有一颗热衷科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她是否还会这样做呢?
让责任意识萦绕于心,生活将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