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着生活重担度日,却使孟子后来读书上进、成为史上的天才。
孟子儿时,先是住在墓地附近,只知常与小朋友在坟墓间,做些祭祀死人与哭嚎的道场之事。接着迁居集市旁边,又学着商人做买卖、宰杀牲畜的游戏。孟母认为周围的人和物会对孩子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人总是要往好的方面发展的,所以,孟母也是一样,她不希望不利的环境对她儿子产生影响,“此处非我儿所居之地”,于是她带着孩子搬迁,住到学堂附近,才改变孟子后来的人生。
最后一次迁居后的孟子,就在学堂那里,跟着小朋友一道,开始了学习礼仪读书之事。就因此,其母欣喜道:“这可是我家孩子居住之地了!”等到孟子长大,学六艺,终于成了历史上的大学问家。这就是孟母三迁,孟子成大儒的开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在小的时候就要养成好的习惯,只有好的习惯才能成就大事。古人教导我们要与圣人为伍, 远离琐碎事和卑鄙小人, 才能有所成就, 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孟母为了儿子孟子的成长,不惜三次疲惫奔波,为孩子付出的太多了,她是个伟大的母亲,可亲可敬。
这让我也想到了我母亲的不容易,虽然母亲没有带我搬三次家,不过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的母亲也为我付出了不少心血。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努力学习,成绩能够逐步提高,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我一定要用心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完成好各项作业,争取优异成绩,让妈妈笑口常开,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