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说在清代的某一天,有人登门向大学者王国维求教读书和做学问的方法和途径。王国维沉思片刻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
古今中外,凡是在治学或事业上有建树者都是胸怀大志并敢于辟路攀登的人。
想想自己,已经在中考上失败过一次了,如今却还是将思维固定在初中时期,固步自封,成绩一直提不上去,还隐隐有下滑的趋势。如今的我不正式那不敢于辟路攀登的人吗?心中没有“望尽天涯路”的理想与抱负。而他的这一境界正好点醒了我。心中没有理想和抱负的人在人生这条荆棘之路上是走不远的。
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在实现理想的路上半途而废。不是因为完成理想的难度太大,而是梦想太大,让自己觉得太遥远。莱特兄弟说自己要飞上天空时,他们遭受到的嘲笑少吗?他们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一路披荆斩棘。最终他们还是成功了,迎着别人震惊,难以置信的目光,骄傲而且自豪的飞上的天空。
所以不仅仅要树立了远大的理想,而且还要有敢于辟路攀登的勇气,最后一定能像莱特兄弟一样获得成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也。是说做学问成事业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的过程。
一棵树最终能长多高,关键在于它的根扎的多深多广;一个动物能否上岸关键在于他是否拼力沉潜;一个人能否在历史的天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关键在于他是否积蓄了足够的力量。
台湾作家刘墉说过:“年轻人要过一段‘潜水艇’似的生活,先短暂隐形,寻找目标,耐住寂寞,积蓄能量,日后方能毫无所惧,成功地浮出水面。”
现在的我们正处于高二这一阶段,也正是积蓄力量的时候。相比高一,高二所学的知识更多,也更困难,需要记忆的公式和单词也多。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将目光从手机上移开,应该意识到我们所面对的形式是多么严峻了,应该正确意识到,拥有一个好的成绩是多么重要了。在每年的高考中不乏有只差几分,就与自己所期望的大学擦肩而过。倘若不希望自己在这一行列之中,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学习。应该相信只要坚持,百折不回,终有一天会成功地取得惊人的成就。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吗?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是指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磨练之后,一朝顿悟,发行人未发之秘,辟前人未辟之境,犹如在灯如海,人如潮的灯节之夜,千追百寻终于找到了朝思暮想的心上人一样。
读理科的人,做大量的计算题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必定有自己冥思苦想,草稿打了一页又一页也解不出来的题。最后只能向老师请教,经过老师的一番提点之后,豁然开朗,终于写出了正确答案。
这不正是与陆游所悟出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境界相同吗?
一个人的生命也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活的完整。所以无论你最终走向哪一种境界,你的人生绝不会是枯燥乏味,一定会精彩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