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要经历点什么,才会明白点什么,才会有什么值得去怀念。
我没有太突出的长项,唯一会的是------弹琴。
我产生学钢琴的想法,是因为电视那些弹琴的人总穿着漂亮的公主裙,当时我心里的公主梦,被它们描绘得倍加诱人。所以,当妈妈问我想学哪一种乐器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那个黑乎乎的“庞然大物”。那天,妈妈跟杨老师说了很久,内容我早已忘记,只记得杨老师牵着我的手把我带到琴房里,然后,给了我一个小板凳,让我站在上面向下跳。我照做了,她问我有什么感觉,我茫然。她接着说:“是不是觉得很轻松,也很放松?”我想了想,好像是的,于是点了点头。她笑了,很好看:“弹琴也是这样的。”真的吗。我开始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后了呢,我离开了这个琴行,因为妈妈说离家太远,不方便。于是,我就在小区门口的琴行里学琴了。那个琴行管得很松,老师不在时连猫儿都可以进来坐一坐,弹弹琴。我不知道墙上的贝多芬,巴赫等每每看到这种画面作何感想。
不过,这个问题还没让我思考清楚,我妈妈又决定给我转琴行了。可能是因为我的叛逆期提前的原故,那段时间我对弹琴的厌恶已经到了一种不可描述的地步,痛恨贝多芬的程度已经达到了当年中国人痛恨日本的程度。我开始逃课,弹6级曲子时,我常常会在一个地方错好几次,每次把老师气得像火山喷发一样,把自己也弄得狼狈不堪。我开始质疑以前的我:你为什么选钢琴啊!?
我妈妈在给我休学几个月后,坚持着固执地把我塞进了另一个琴行,坚持着固执地让我继续考级。“既然你决定做一件事,再苦再累也要给我坚持下去。”她说。我低着头,用脚踢着地上的石头,等待她和新老师交流完,然后我被新老师领进了琴行,我永远忘不了我见那琴行的第一感觉:那橘黄色的灯光真温暖啊!就这样,我在黑白键上重新“跋涉”。渐渐的,在良好的氛围中,我开始向往舞台上的三角钢琴。在新琴行的音乐会上,我穿上了漂亮的裙子,走上了自己的舞台,圆了自己的公主梦。我开始慢慢接受弹琴,又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弹琴,和88个音乐小人共同演绎曲中的喜怒哀乐是多么美妙啊。我开始认真对待每一个曲子起来,终于,我通过了8级,但成绩只是“良好”。妈妈认为我初中学习紧张,10级又太难,想暂停我的钢琴课。可我不甘心啊!一路拼搏,辛辛苦苦到现在,半途而废?笑话!在我的坚持下,我迎来了10级。
当老师教我第一首曲子时,便告诉我:你每个星期只有4个小时的练琴时间,而你只有3个月。不仅如此,我的手小,弹8度时非要把手平摊在琴键上,可这个姿势是不允许的。为了弹好8度,我时不时撇自己的大拇指和小拇指,像拔苗助长的农夫。当时的我,可以说是最勇敢的我,也是最有毅力的我。终于,在7月末我背熟了三首曲子。
当我从考室里出来,把单子递给老师和妈妈时,他们又惊又喜,因为我得到了优!优啊!当天晚上,我笑醒了无数次,枕边湿湿的。
杨老师说错了,弹琴一点都不轻松,对我而言,它需要汗水和眼泪,轻松只是对于那些年幼无知的孩童罢了。
走上黑白键,我向往前方的路;走到黑白键中,我开始徘徊,既而慢走,快走,狂奔;走过黑白键时,我回首,留下一串“do re mi fa so la xi”美好的音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