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中国诗词中,那些非但没有在历史的演进中湮没,反而拥有更多潜在的哲思的东西,细细品来,一个个字眼,都具有经久不衰的意义。兴许千年前的古人,在倚栏听风或把酒问月之时,便把人生的真谛藏蕴在其中。或超凡脱俗,或执着追求……
无关时境,静思生活,人生三境,何不如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静倚阳台,远处万家灯火,一如璀璨的星河,迷离了满眼夜幕。闲看远处的喧嚣,白日里同学的嘲讽不觉又浮现脑海,心中翻江倒海的苦涩逐渐凝成沮丧。我的确没有别人成绩优秀,别人也许不屑一顾我的努力。可那又怎样?总有一天,我要超越他们!证明我不比任何人差!“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心中的呼唤在脑中久久回荡,湮没了周遭的一切声响。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莹华似水,从古至今,那皎洁的清辉总给人无尽的希望。月明星稀,拥有希望的人和满天的星星一样,即使不被人所见,也永远不会孤独。若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正如千年前李白坚信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此时的心情,不过如此。我嫌弃自己伏在桌上一遍又一遍使用正确方法演算却始终不得正果的笨拙,终扔下笔,投入拔高资料的怀抱。“怎么开始写别的资料了?基础题学透了吗?基础都打不好成绩怎么会提高?”老师发现了我的“跨越”,严厉纠正我道。默默关上拔高资料,再次演算基础习题。不知何处飘来几句有意无意的揶揄,大概因为平日里我的理解速度比别人慢,现在却这般不自量力吧。有些基础我和类似的同学并未意识到老师杀鸡儆猴的用意,似笑非笑地瞥了我一眼后仍接着学习拔高资料。“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依旧沉默不语,埋身案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属于执着者的孤独。在学习上,我不能算聪明,只是有着听老师劝诫的固执和课后刷题的倔强,有着同屈原一样“路漫漫其修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罢了。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因扎实的基础而获益。苏轼不也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夕阳泼出最后一抹霞辉,绚染了整片长空。沉浸在书山题海中的我,巧遇难题,执笔不落。微张眼角,周围同学皆奋笔疾书的样子印入我的脑海,倏地感到烦躁与不安。空洞的眼眸紧紧盯着眼前的书卷,卷上投下黯淡的影子,学习的劳累不觉勾起了对未来的茫然。抬眼望,迎上一角霞天,心中不觉闪过那句“落霞与孤路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份恬适与淡然在心中漾起。蓦地,眼前的霞光泛起金色的璀璨,脑中一个思路似随之而来。清浅地勾起嘴角,重融于书山题海中。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不知远方还有多少未知的陷阱,还需历经多少劫难、勘透内心多少执着,拼死搏杀也许只一刹就决定胜负。纵使遍体鳞伤又何妨,只因这里有值得我抛下一切去追求的东西。唯有付出,无怨无悔。胜固欣然,败也从容。”黄沙百战穿金田甲,不破楼台终不还。“
王国维先生教会我,古今之成大事者,必经此三种境界。其实在人生奋斗与成功之路上,依然存在这样的契合点,甚至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何尝不与这三种境界有联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细细品味,哪一幕不流韵盈思呢?
三千微尘里,何境不似诗? |